原本定于下月初在城东体育中心举行的区域赛第一阶段的比赛,近日正式宣布更换至城西新落成的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举行,开赛时间也从原定的上午九点三十分调整为下午两点整,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,在参赛队伍和广大体育爱好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,为何在赛事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做出如此重大的调整?背后是出于怎样的考量?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本次赛事运营方的总负责人李振华先生,请他为我们解读区域赛第一阶段赛场与时间变更的台前幕后。
适应发展需求,新场馆承载新期待
谈及更换赛场的原因,李振华开门见山地表示,这首先是基于对赛事长远发展与观众体验提升的综合考量。“城东体育中心作为一座服役超过十五年的老场馆,虽然承载了许多经典的体育记忆,但其硬件设施、观众容量、配套服务等方面,确实难以完全满足当下高水平赛事以及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。”他指着规划图介绍,“而新建成的城西奥林匹克体育公园,是按照最高标准建造的综合性体育场馆,它不仅拥有更先进的场地设施、更大的观众容量,还在交通疏导、媒体转播、运动员休息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,我们相信,迁至新场馆,能够为运动员提供更专业的竞技平台,为观众创造更舒适、更具沉浸感的观赛环境,这也是推动本地区体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一个具体步骤。”
李振华进一步解释道,此次区域赛是检验新场馆运营能力的绝佳机会,也为未来承接更高级别的赛事积累经验。“赛场更换并非临时起意,我们与相关各方经过了数月的沟通、考察与论证,确保新场馆完全具备承接赛事的能力,所有场地测试、设备调试、人员培训都已到位,我们有信心呈现一届精彩、圆满的赛事。”
时间调整:为运动员状态与观赛便利让路
对于比赛时间的调整,李振华坦言,这是听取了多方面意见后做出的慎重决定。“原定的上午九点半开赛,经过我们与运动生理专家、多家参赛队伍教练员的深入探讨,认为这可能并非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最佳时段,尤其是一些对爆发力、耐力要求极高的项目,运动员在上午往往需要更长的热身和调整时间才能达到峰值状态,将比赛调整到下午两点,更符合大多数运动员的生物钟规律,有利于他们发挥出更高水平,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。”

观赛的便利性也是重要因素。“周末的下午时段,对于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观众而言,出行安排更为从容,可以有效避开早高峰,有更充足的时间抵达赛场,下午比赛结束后,时间也相对宽裕,方便观众返程,我们希望通过时间的优化,吸引更多市民来到现场,感受体育的魅力,营造更热烈的主场氛围。”李振华补充道。
应对挑战:运营方的周密准备与保障

赛场和时间的变更,无疑给赛事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,李振华对此并不讳言,但他强调运营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预案。“最大的挑战在于信息通知的全面性和交通、住宿等配套服务的重新协调,我们在官方决定做出的第一时间,就通过官方网站、社交媒体平台、短信通知等多种渠道,向所有已报名的参赛队伍、已购票观众发布了变更公告,并开通了专门的咨询热线处理后续事宜,对于因场地变更无法观赛的观众,我们提供了便捷的退票或换票通道。”
在交通方面,运营方已与市政交通部门紧密合作,制定了详尽的疏导方案。“针对新场馆,我们增加了赛事期间通往城西方向的公交专线频次,延长了地铁运营时间,并在场馆周边设置了多个临时停车场和指引标识,我们也提前与场馆周边的酒店进行了沟通,为有需要的参赛队伍和远道而来的观众预留了住宿资源。”李振华表示,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变更带来的不便降至最低,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享有顺畅、愉快的赛事体验。
首阶段展望:新起点,新精彩
尽管经历了场地与时间的调整,李振华对区域赛第一阶段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。“这次调整,可以看作是我们赛事运营的一次主动升级,新的场馆、更优化的时间,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,我们看到了各参赛队伍的理解与支持,也感受到了观众们的热情期待,第一阶段赛事将涵盖多个备受关注的项目,众多本土优秀运动员将齐聚一堂,势必会碰撞出激烈的火花。”
他最后表示,赛事运营方将全力以赴,以最高的标准、最周到的服务,确保赛事各个环节顺畅运行。“我们希望,这次调整不仅能提升本次区域赛的品质,更能为本地区未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树立一个新的标杆,邀请广大体育爱好者亲临城西奥林匹克体育公园,或在屏幕前关注我们的赛事,共同见证运动员们的拼搏风采,感受体育带来的激情与感动。”
随着开幕日的临近,全新的赛场、调整后的赛时,正静候着运动员们的登场,这场因变而动的区域赛首阶段较量,无疑将承载着更多的关注与期望。
评论